央視評家有兒女疑似被惡意評分,網絡評分還能信嗎?這部作品不僅承載了一代人的童年回憶,也收獲了各界廣泛好評。忽然遭到大量差評,引來觀眾們的費解與不滿。最近,家庭情景喜劇家有兒女疑似被惡意評分一事登上網絡熱搜。不少人對作品只打出一星。

家有兒女疑似被惡意評分話題登上熱搜。據悉,這是因為家有兒女中夏雪的扮演者楊紫被黑粉攻擊,眾多黑粉對其主演的電視劇在某平臺上進行惡意評分,基本上打的都是一星低分,還有不少針對演員楊紫的不良評論,不排除是各家明星粉絲的惡意詆毀行為。
家有兒女疑似被惡意評分
當下,飯圈將網絡評分視為一種應援明星的方式,很多人單純沖著演員去點評作品,不少人甚至完全沒有看過作品,只要是自己喜歡的明星就打高分,對自己厭惡的或者被視為自己偶像的競爭者演出的作品一律差評。
律師表示,民事主體享有名譽權。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侮辱、誹謗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譽權。因此,惡意評分的用戶可能會構成侵權,需要依法承擔侵權責任,同時,那些針對演員的詆毀性評論,影響演員名譽的行為,根據行為的嚴重性,可能會需要承擔民事賠償責任、行政處罰甚至刑事處罰。
對于平臺來說,應承擔起相應的監管責任。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五條相關規定,平臺在接到權利人的侵權通知后,應當及時采取必要的措施以減少侵權行為帶來的損害,如未采取必要措施,將會對損害的擴大部分與侵權人承擔連帶責任。
有粉絲刷分控評,就有黑粉或純路人給予差評。這樣情緒性評分,對作品評價同樣偏頗。對更多的觀眾來說,他們希望通過相對客觀的評分選出優秀作品,卻經常陷入飯圈與黑粉的亂斗中。特別是有偶像明星參演的影視作品,短期內往往難以收獲公正客觀的評價。
此外,近年來還出現自導自演通過惡意評分進行炒作的現象,讓正常的評價體系更加混亂。原本評分可以幫助觀眾快速找到優秀作品,遠離爛片,但以上操作使評分機制頻頻失靈。也有網友表示憤怒和質疑,對于平臺的打分機制和管理責任表示不滿,呼吁盡快采取相應措施,整治惡意評分現象,維護平臺健康生態。
對此,有網友表示,家有兒女作為眾多觀眾的童年記憶,其作品質量有目共睹,如今卻淪為飯圈爭斗的犧牲品。某些群體的惡性打分,對一部作品來說是莫大的悲哀。
在業內人士看來,明星和粉絲之間應該是共同成長、共同激勵的關系。粉絲與其盲目為自己喜歡的明星演出的作品刷分,還不如給出客觀評價。
文章來自:水冶新聞網,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