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山中撿到13公斤超大松茸菌群,中國發現新物種,專家建議先不要吃,據介紹,白蓋雞油菌菌蓋表面光滑,邊緣呈波浪狀,黃白色至淺奶油色,菌肉堅實,氣味不明顯。我國浙江和海南兩地發現了一種名為白蓋雞油菌的新物種,這一發現已發表于國際期刊微生物學前沿。無獨有偶,據央視網報道,云南楚雄武定縣喬山村村民李愛學一家到萬松山上撿菌子,偶然遇到了一叢超大松茸菌群,他們將這些松茸撿回家一稱,足足有13公斤。

據了解,萬松山最高海拔2835米,山上森林茂密,盛產各種菌類,尤其以牛肝菌,松茸最為盛名,并盛產各類藥材,野生動物眾多,每年雨季節,村民們都會不約而同的來到山上撿拾野生菌,但像這樣超大松茸菌群確實少見。
村民山中撿到13公斤超大松茸菌群
百科資料顯示,所謂松茸就是松口蘑的別稱,屬于真菌。生長于海拔1600-2600米的溫帶和寒溫帶松樹與櫟樹混交林帶的林地上,與松屬,櫟屬的須根發生共生關系。
在古代的西伯利亞,有個美麗的傳說,把菌類稱作是森林的孩子。表明菌類在地球上的生長歷史,以及超過4億年了。同時表明菌類喜歡生長在森林陰暗的落葉之下,或是腐爛的樹木里,以及土壤中,喜歡隱藏生長,直到長到一定的體積后,才不得不沖出地面。菌類還是一個龐大家族,無處不在。
松口蘑是一種名貴的野生食用菌此菌在日本被視為菇中之珍品,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和特殊的藥用效果。具有強身,易暢健胃,止痛,理氣化痰,驅蟲等作用。被譽為萬菌之王的松茸首次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世界瀕危物種紅色名錄。
菌類是植物嗎?菌類沒有葉綠素,在陽光下不能進行光合作用,屬于異養的低等類植物,其中包括細菌,粘菌和真菌三個門類,沒有根,莖,葉的分化,不含光合色素,腐生生活或寄生生活,生殖器官主要是單細胞結構,合子不發育成胚。菌類的特點就是含有較多的營養物質,富含高蛋白,并且無淀粉,無膽固醇,而且低脂肪,低糖,富含膳食纖維和氨基酸,富含維生素和多種礦物質,一句話就是可食用菌類,集中了食品的絕大多數良好特性,所以其營養價值已經達到了人類可食用植物的頂峰。
新物種的發現,對于生態保護和生物進化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白蓋雞油菌是雞油菌屬的一種,業內對這種新物種的了解還比較有限,建議不要采食,以免引起不良反應。白蓋雞油菌的發現,又一次刷新了天目山自然保護區的物種新記錄,對于生態保護和生物進化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浙江天目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工作人員表示,新物種的發現,對于生態保護和生物進化研究,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也證明自然保護區內的生態系統穩定,物種豐富,保護成效顯著。
文章來自:水冶新聞網,載請注明出處!